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咨询电话:400-123-4567

公司新闻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改善“硬环境”,突破“软环境”

编者按

    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涵。2018年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首个议题,就是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一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成为各级政府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的排名一次性提升32名,从第78名上升到46名。
    近期,地方两会陆续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再次成为各地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各地会出台哪些新举措?代表委员们又带来了哪些新提议?本报专派记者深入各地两会之上进行采访,倾听代表委员们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最恳切、最期待和最接地气的声音。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杨虹

    前不久,世界银行发布了《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为改革而培训》中显示,中国的排名有了较大提升,由2017年的第78位大幅提升了32个名次,位列全球第46位。也就是说,在全球161个国家对比当中,中国首次进入到了前50名。世界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快速有效地改革,让中国营商环境大幅改善。
    近年来,各地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马亮表示,各地对营商环境高度重视,说明地方政府都认识到了营商环境对本地发展至关重要。营商环境的改善,意味着各地在公共服务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全面优化,将对提升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营商环境评估各项指标均提升

    营商环境,是指企业在开设、经营、贸易活动、纳税、关闭及执行合约等方面遵循的政策法规所需的时间和成本等条件。业内人士指出,营商环境包括影响企业活动的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方面,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改革和对外开放众多领域的系统工程。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招商引资的多寡,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区域内的经营企业,最终对经济发展状况、财税收入、社会就业情况等产生重要影响。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在世界银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为什么能够提升这么多的名次呢?据悉,主要在各个方面的指标都有了较大提升,这也是中国能够首次进入到前50名的一个基础条件,同时在今年的排名当中,中国也成为了营商环境改善排名前十的经济体之一。
    据了解,《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的营商环境评估涵盖10个指标要素: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以及办理破产。
    在评估的这些指标当中,比如在登记财产方面,中国进行了更为简化的管理程序,在管理体系上变得更加的可靠,同时也拥有着更大的透明度,从而使得登记财产变得更加的便利。
    在跨境贸易方面,改善也较为明显。在实施了“单一窗口”后,同时也取消了行政性的收费标准。增加了透明度同时也鼓励了竞争的环境,在处理事情方面节约了更多的成本问题。
    在解决商业纠纷的处理方面,中国平均耗费的时间在496天左右,成本从而占据了索赔额的16%,是世界最佳的经济体之一。

政策发力促营商环境优化

    近年来,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加码。在2018年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成为首个议题。李克强总理指出,按照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必须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提高综合竞争力!政府工作不仅要继续改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更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在‘软环境’上有新突破。”李克强总理强调。
    在2018年8月27~28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办、北京市承办的全国营商环境评价现场会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在京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与会强调要在“三个持续”上下功夫,即“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持续提升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营商环境便利化水平”,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一是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大力营造全社会依法依规营商办事的浓厚氛围。加大产权保护力度,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二是持续提升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国际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快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进程,落实外商投资企业公平待遇。
    三是持续提升营商环境便利化水平,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大幅压缩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进出口通关、不动产登记、用电报装等办理时间,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
    “厦门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获得电力、跨境贸易通关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厦门大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许志端说。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该中心近年来受厦门市发展改革委委托,不断推进厦门营商环境改善提升。对于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出的评价体系,许志端表示,是在世行基础上结合了中国特色,用中国营商便利度对城市进行评价。

没有最优,只有更优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营商环境改善,各地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这一政策取向在2019年地方“两会”中得到延续和加强,各地纷纷提出,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2018年,北京在22个营商环境试评价城市中排名第一。2019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各级80%的事项实现“一门”办理,70%的事项“一窗”分类受理。
    河南省提出,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坚决纠正一些地方和部门“新官不理旧账”的违约做法。
    东北地区的营商环境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黑龙江省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提出要着力打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守约的人文环境、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以及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形成“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辽宁省提出,新官要理旧账,更不能欠新账,政府做出的承诺必须坚决兑现,政府做出的部署必须落实到位,要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马亮认为,从目前各地出台的政策来看,主要是做“减法”“加法”和“乘法”。减法就是简政放权,为企业减税降费,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企业松绑;加法就是“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最多跑一次”使企业的交易成本持续下降;乘法就是各地政府做出庄严承诺,通过政府自身的革命来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