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咨询电话:400-123-4567

公司新闻

兰州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把脉提振市场活力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

  营商环境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工程”,好的营商环境就是最大生产力,是项目建设的“强磁场”和“催化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指出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要在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加快改革步伐;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证照改革、一网通办、智慧监管、政务透明、信用风险、单一窗口、数字化等7个领域在《2021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中被评为全国创新代表城市;纳税指标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获优异等次,被评为进步最快城市;“兰税捷办”服务品牌入选《中国优化营商环境报告2021》;12345热线获得全国评估A级优秀单位;“清兰交易”等得到中央深改办、国家发改委肯定;成功入选全国区域壁垒破除创新城市;成功创建第四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2021年、2022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评价排名连续两年全省第一;全市营商环境便利度、市场主体和群众满意度均有了较大提升。一串串成绩的背后是全市上下深入推进强省会行动、加快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的生动实践,是坚决打赢打好营商环境攻坚战的奋斗缩影。
  一次又一次情系民生的监督,助力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落地;一个又一个询问承诺的兑现,有效推动解决了一批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兰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专题询问是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兰州人大实践”的有效载体,是增强人大监督刚性和实效的重要方式,不仅实现了让“人大之问”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也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定和全市项目“双进”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兰州人大实践,在举全省、全市之力推进强省会行动的特殊时刻,甘肃省兰州市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听取市政府关于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精心选题——确保“人大之问”有为
  今年3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动员大会,省委主要领导对下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怎么攻坚、如何突破”作出了系统部署。印发了《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方案》,从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创新环境、要素环境等方面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了一系列目标任务。8月1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项目“双进”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市委主要领导提出要对标争先、真抓实干,努力实现营商环境的大突破,明确要求把抓项目“双进”和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落实强省会行动的“一号工程”来抓,这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年来,兰州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锚定“全省领先、全国争先”的目标,认真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动员大会和强省会行动工作推进大会工作要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强省会行动的“一号工程”,以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为契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力争实现5个指标在国评中进入全国标杆城市行列,10个指标在省评中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市人大常委会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把优化营商环境领域立法、监督等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先后听取审议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法治政府建设、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政务服务等情况报告,检查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对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公检法机关保障服务民营企业发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等进行了视察调研,认真提出、督促办理了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代表建议,多次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常委会领导班子带头包抓联企业,为企业纾困解难,打出了营商环境领域地方立法、执法检查“组合拳”,努力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法治支撑。
  当前,兰州正处于蓄势待发、爬坡过坎、追赶进位的关键阶段。营商环境是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推动兰州高质量发展的底座,没有良好营商环境支撑保障,加快推进强省会行动、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就会受到影响。兰州市营商环境建设从建机制到搭平台,从单项指标突破到整体工作推进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政策落实质效仍需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仍需提高、数据互联互通仍需增强,等等。
  肩负助力强省会行动、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的重大使命,兰州市人大常委会把听取审议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报告和开展专题询问列为年度重点工作,旨在立足人大职能,查找短板不足,回应社会关切,支持政府工作,助力打造甘肃最优、西部领先、全国靠前的营商环境,努力为推进强省会行动、加快新时代美丽兰州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兰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周学海表示,要从政治的高度、发展的维度、落实的角度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落实强省会行动的“一号工程”来抓,以营商环境之优、企业发展之强促进全市经济之稳、发展势头之好,推动兰州在强省会行动中、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精心组织——确保“人大之问”有力
  作为权力机关依法进行的庄严之问,询问者提出的问题要聚焦主要矛盾,聚焦问题短板。要获得这些真问题、“硬”问题离不开扎实的调研。
  为确保这次专题询问问出水平、问出实效,兰州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论述,按照省、市委具体工作要求,围绕项目建设、“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情况,带队多次到各县区开展调研、检查和座谈交流,查找问题,剖析根源;市人大财经工委根据常委会年度监督计划,制定专题询问工作方案,围绕《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定》,并结合省人大常委会“千名代表调研视察千项工程行动”工作要求,确定监督重点,展开深入调研;市人大常委会各相关工作部门对近年来开展的有关优化营商环境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审议工作报告等情况进行“回头看”,梳理整理尚未整改到位的意见建议,收集、检查、疏通政策堵点……常委会各工作部门同部署、齐发力,梳理收集到了很多很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为“人大之问”提供充分依据,让“人大之问”胸有成竹,确保提问者更有底气、答题者更能服气。
  在听取市政府关于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后,8名省、市人大代表紧盯优化营商环境中的难点、堵点、痛点,从企业开办、企业登记财产、项目辅导、金融服务、工伤保险等不同角度,向市发展改革委、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府金融办、市政务服务局8部门发问,问出了市场主体期盼,询到了问题关键。
  “企业开办时间是营商便利度的关键性指标,请问市场监管部门在推进企业开办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省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李成勇代表兰州市广大中小企业率先发问。
  市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同志回答说,“我们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持续优化市场主体准入、准营,着力打造开办零成本、登记零时限、全程零见面的‘三零’工作格局。”他进一步回应说,目前,市本级和大部分县区实现了无条件“零成本”,城关区、七里河、西固区实现了有条件“零成本”、即“你开户、我送章”。此外,市级层面还实现了营业执照办理、数电发票领用、社保开户、公积金开户等业务的并立案办理,企业登记及其他并联业务实现“秒批”,企业开办即时领照、半小时领章、五项流程全程半小时办结。同时,推行电子证照跨领域跨层级互认,目前全市957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免核验。
  “近年来,我们普遍感受到全市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在持续稳步提高,包括办事效率、服务品质、窗口形象等都有明显提升,总体上群众办事普遍感到比以前方便多了。”市人大代表谈应勇在谈感受、说变化的同时,也向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抛出了自己的问题。“但是,目前我们也存在基层政务服务能力不足,有“办小事跑远路”的现象。这些问题是否存在?你们打算怎么破解?”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全市政务服务工作给予的肯定和鼓励。”市政务服务局主要负责同志诚恳回答说,“您提到的‘办小事跑远路’的现象目前在乡村地区比较突出,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努力破解的难题。事实上,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打通基层办事‘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办成更多的事’”。“为了打通基层办事‘最后一公里’,我们在红古区试点推进打造‘一刻钟政务服务圈’工作,就是通过“网上办’‘就近办’‘免证办’‘自助办’等方式,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在乡街、村社区办理,切实打造城区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政务服务圈,最大限度的让群众在家门口办成事。目前,试点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红古区乡街可办理217项、村社区可办理121项。在试点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就近办、家门口办’打造‘一刻钟政务服务圈’的实施意见》,并将在全市全面推动。”
  “近年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从业人员的职业伤害事件频发,成为政府、社会和劳动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省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张建忠向市人社局询问道,“请问我市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工伤保险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市人社局主要负责同志坦言,由于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的认定较为复杂、劳动用工管理还不规范、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职业伤害保障覆盖面还不广等原因,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维权难度大。“去年,我局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发展改革委等8个单位制定了《兰州市关于加强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方案》,为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提供了有效的制度支撑。”他进一步说,我们目前已经将邮政行业从事快递收寄、分拣、运输、投递等服务工作的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下一步,我们将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同和书面协议订立指引(试行)》落地,与市场监管、交通、金融、税务等部门和工会组织建立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落实公平就业、休息休假、劳动安全保障等制度,力将更多新业态从业群体纳入保障范畴,切实维护好新就业形态从业者劳动保障权益。”
  “请问市商务局是从哪些方面如何为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的?”“请问市金融办在服务实体经济、拓展投资渠道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请问市自然资源局在‘财产登记’方面有什么样的便民利企的做法?”……询问现场,人大代表和常委会委员们向相关部门“一把手”接连发问、直击要害,现场气氛严肃、“辣味”十足。营商环境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痛点,让不少应询单位负责人“脸红”“冒汗”。首先从自身找原因,不推诿、不回避,相关部门负责人从改进工作入手,谈计划、谈措施,答中有诺。
  现场提问和回答结束后,常委会组成人员根据各应询人回答问题的表现及8个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并现场公布了测评结果。会上,市政府领导还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了发言。
  提问的人大代表坚持易准不宜偏、易精不宜多、易深不宜浅,紧扣主题提问,开门见山、不绕弯子、一针见血、切中要害。回答的市政府部门负责人坚持如实答、诚恳答,敢于直面、实事求是,答得痛快、答得直接。近3个小时的询问会在一问一答间,体现了对法律的尊重和对人民的负责,也叩响了“人大之问”的监督强音。
  精准监督——确保“人大之问”有效
  询问是动力,回答是承诺。专题询问不是“走过场”“花架子”,促进和帮助解决问题才是最终目的。针对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重点,兰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周学海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以更大决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结合“三抓三促”行动,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落实强省会行动的“一号工程”来抓,以营商环境之优、企业发展之强促进全市经济之稳、发展势头之好。要坚持目标导向,以更实举措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着力构建更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更加务实活跃的金融环境、更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更加诚信守约的信用环境,以不一般的匠心、慧心,打造“店小二”式服务,切实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实现革命性重塑、根本性转变。要加强组织领导,以更大力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想办法、多跑腿、抓协调,形成抓营商环境、促民营经济的强大合力,像阳光、水、空气和土壤一样滋润着企业。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优化营商环境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只有监督-落实-再监督-再落实,一环套一环,人大监督的“闭环效应”才能真正凸显。兰州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抓好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后半篇”文章,将调研和询问中的重点措施、意见建议逐条梳理,形成审议意见及“问题清单”,交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研究办理,限期整改落实,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部门全过程跟踪督办,形成全链条、清单制、闭环式监督体系,确保矛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真正做到有询问、有答复、有结果,让专题询问成为推动兰州营商环境再优化的重要力量,切实以营商环境的优化为强省会行动蓄势赋能。
  (甘肃省兰州市人大常委会 魏吉昌 李康兴)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