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咨询电话:400-123-4567

公司新闻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宣城市气象台参观解说词.doc

说 明 本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宣城市气象台解说词》供宣城市气象台接待讲解时参考,具体讲解内容可以根据各业务部门的变化、知识点的更新,进行修改和临场发挥取舍,以不拘于文本、简明生动和通俗易懂为原则。 编 者 二〇一三年九月十六日 目 录 序 言 1 第一参观点:宣城国家气象观测站 2 第二参观点:科普大厅 3 第三参观点:气象预报中心 5 第四参观点:气象影视中心 7 结束语 8 序 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学):上(下)午好! 我是讲解员×××, 首先,欢迎各位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宣城市气象台参观! 大家看到,我们宣城市气象台位于市区响山路60号,是响山路与水阳江路两条交通要道的交汇口。与宛陵湖相对,和响山公园、市规划馆和图书馆为邻。这里自然、人文、科技气息荟萃,风景美轮美奂。 宣城市气象台成立于1983年。2000年7月,依托市气象台业务和人才资源,成立了宣城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当时叫宣城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和市科协联合命名。基地成立后,面向青少年和全社会开放,主要功能是开展气象科学知识普及工作。近年来,基地在宣城市科协和宣城市气象局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科普活动,在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2012年10月,基地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成为安徽省内唯一获此称号的气象类科普教育基地。 基地现有对外开放参观面积达到2700平方米。主要参观点有四处:宣城国家气象观测站、科普大厅、气象预报中心和气象影视中心,其中,室外一处,室内三处。在观测站,您能了解气象数据是怎么测出来的;在科普大厅,您可学到人工增雨和雷电防御等气象防灾减灾的科技知识;在气象预报中心,您能明白天气预报究竟是如何制作出来的,知道如何拨打96121电话、定制手机短信,获知最新的天气预报;在气象影视中心,您不仅可以参观天气预报影视节目的录制过程,还可以有机会当一次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主持人,置身节目录制过程,体验气象节目录制的乐趣。 下面就请跟我来一一参观吧。 第一参观点:宣城国家气象观测站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室外参观点——宣城国家气象观测站。它始建于1956年12月29日,1957年1月1日开始正式观测,原址在宣城乌溪埠,1959年 8月31日迁入现址观测。具体坐标是北纬30°56′,东经118°45′,海拔高度31.2米。 大家对百叶箱一定感到很好奇,但我还是要先来解释一下气象观测站的分类。我国气象观测站分为国家气象观测站和区域气象观测站两大类,国家气象观测站是经中国气象局批准,负责开展长期、连续、立体和综合观测的观象台和为全国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等提供服务的观测站;区域气象观测站是为本地天气预报、灾害监测等提供服务的,站点分布到乡镇。 我们这个观测场大小是30米×30米正方形的,围栏高1.2米,从北到南,仪器按从高到低五路依次排开,主要仪器十六台套。前面风杆上的是风向风速传感器、自动气象站采集器和气压传感器,小路边第一排是四个百叶箱和电线积冰架;下一路是闪电定位仪、翻斗式雨量计、雨量筒;再下一路是日照计、小型蒸发皿、大型蒸发;最后一路是深层地温、冻土器、地面温度表、浅层地温表和草温传感器。 目前,我们宣城国家气象观测站开展的观测项目有:云状云量、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气温、湿度、风、降水、蒸发、雪深、日照、地温、电线结冰、闪电定位和GPS垂直水汽观测等十八个项目。2007年开始,除云状云量、天气现象、能见度、蒸发和结冰还为人工观测外,其他观测项目全部实现了自动化。观测数据大多每5分钟自动采集并向省气象台和国家气象中心自动上传一次。下面就请跟我来,一一看看每个观测仪器的构造和原理。 首先从揭开百叶箱内的秘密开始吧…… 第二参观点:科普大厅 现在,我们来到室内参观场所的第一站——科普大厅。在每年世界气象日、全国防灾日、全国科技周和全国科普日期间,我们都要在这里开展一些气象防灾减灾的科普宣传和科技展览活动。 大家看到大厅上的吊顶设计,取天圆地方之意,灵感来自古人对天地的朴素认识。过去人们常说天有不测风云,现在,气象科技发展了,一个一个自然之谜被解开,天气预报的水平已经到达了完全实用化的地步,不但可以说风云可测,甚至可以人为地从局部来影响天气的变化。大厅中间3米×3米见方的沙盘展示的是我市气象观测站点的分布,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在我市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地势南高北低,属丘陵山地;长江在安徽的两个主要支流——水阳江和青弋江,穿市而过;地理上我市地处皖东南,北纬30度线上,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雨热同季,降水丰富,光温适中。我市年平均气温15~16度,年降水1300~1600毫米,但年际变化大,这样的气候适应多种作物生长,也易发气象灾害,梅雨期洪涝和伏旱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