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咨询电话:400-123-4567

行业新闻

选择国内考研,还是出国留学?

在国内考研和出国留学两条路面前,你会选择什么呢?

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都要!如果你真的很迷茫很犹豫,我劝你就不要想那么多!有这个犹豫和踌躇的时间,不如两边都准备起来!到时候左手海外offer,右手国内offer比现在两手空空干想要实在得多!

不管是考研还是留学,都是有风险的!考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是通过的那一个!留学国外的学校也时常在涨分提高要求,也许去年能申请上的,今年就申请不上了。为自己做两手打算,未来的路会更宽!

ps:因为每个国家留学申请的要求不同,本回答的建议和规划仅针对澳洲和英国留学!

说实在的,申请留学并不会占用过多你考研复习的时间和精力!因为海外大学对你的审核基本是基于你大学的成绩单的,这个是现成的!

至于语言成绩,你可以提前在大三上就准备并拿到成绩单,如果你现正在准备考研了,也可以全身心准备考研,等考完研再准备留学语言成绩也是来得及的。

另外,部分专业可能需要作品集或GMAT,GRE之类的考试,如果是申请这类专业,申请留学所花的精力比较大,但这类专业是少数。

所以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你只需要准备:

  • 花一周时间确定好学校专业并准备申请材料
  • 考完研再准备雅思(考研期间也可以报考下雅思,看看自己大致水平)


行!也来得及!只是那时候不是自己选学校而是学校选自己了!

等12月底考完研,3月份出国家线,那时候不管是澳洲和英国,很多大学都满位了,涨分,提高录取要求都会在那段时间频繁出现。

英国和澳洲都是先到先得,早申请的人是有一定红利的!而且选择也更多!


这里单独说下申请英国和澳洲的时间规划:

英国:

今年8月-9月:选学校选专业,准备申请材料

今年9月-11月:拿offer

次年3月-7月:准备雅思并拿到合格成绩单(如果打算读语言班,最晚4-5月需要有相应雅思成绩)

次年7月:接受录取+申请cas

次年7月-8月:申请签证

次年9月:入学

澳洲:

澳洲有2个开学季,你可以选择毕业那年的7月入学,也可以选择毕业第二年2月入学,这里分别说下时间规划:

1)毕业当年7月入学:

今年4月-6月:选学校选专业,准备申请材料

今年6月-8月:拿offer

次年1月-4月:准备雅思并考到合格成绩

次年5月:申请条件coe

次年6月:申请签证

次年7月:补充毕业证等材料

次年7月-8月:入学

2)毕业第二年2月入学

这个方案是更保险的方案,可能更适合大多数人,因为能在1月到4月短期内考到合格雅思的人并不多,如果考不到,就赶不上毕业7月入学澳洲了,需要延期到第二年的2月。

如果是选择这种方案,所有的申请流程都可以等到你考完研后再进行!

好啦!希望有帮到你,希望毕业那年,你将是国内考研和海外留学双offer的人生赢家,向上走的路从来都不容易!加油!

【其他值得一看的回答】:

2020 年,去英国和澳大利亚留学是好的选择吗,有什么优势和弊端?澳大利亚留学大概费用是多少?

要想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出国和考研分别难在哪,然后再对比考研和出国的优势和劣势,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临近本科毕业,可能是很多学生人生中第一次面临真正意义上的选择的时候。之前的人生都是按照既定的道路去走,从九年义务教育,到考重点高中,再到上好的大学,似乎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

所以当需要独立进行选择的时候,一些人会霎时陷入彷徨。

其中有一部分人纠结的原因是惧难。他们看身边有人决定考研,了解之后觉得很难不想考,又看到身边有人在找工作,觉得很难拒绝去找。

其实,人生本就没有捷径,每一个选择都会面临不同的困难,我们做选择的前提应该是适合自己的发展,而不应该是因为其他的选择太难,排除掉之后只剩这一条路可走。

与其只针对考公和考研,不如我们把思维放的更全面一些,通过对考研、留学、考编、工作这四个我们在这个人生阶段的主要选择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也许能给你提供新的思路。

很多时候,我们一门心思地想要考研是因为我们对这个人生阶段的其他选择缺乏充足的了解,认为考研是自己的唯一出路。接下来我们先来分析考编、留学和工作的优点和它们分别难在哪,通过对比来审视在这个人生阶段的我们是不是真的有更合适的选择。

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科普一下什么是编制。

编制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制定。通常分为行政编制、事业编制、银行编制以及公益性岗位。

这里主要来分析前两个报考人数较多的编制类型。

行政编制

通俗点说,就是大家常说的「考公务员」。

公务员之所以成为每年的大热门行业,最大原因就在于就业的稳定性,许多人可以通过这一次考试来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是的,没错,如果不犯错的话,公务员就是可以一直干到退休。就拿我姐姐和姐夫来说,姐姐是体制内的公务员,姐夫是私企的高管,按照平时来说姐夫的工资比姐姐高不少。但是今年年初由于疫情原因,姐夫的公司受到巨大影响,姐夫也一度陷入了失业危机中,最后虽然保住了工作,但是工资水平大幅度降低。而姐姐完全没有这种的顾虑,这充分体现了行政编制的稳定性。正是因其稳定,考上行政编制才变得特别难。

公考难在哪?

? 优势被认可,竞争压力持续增加

我的闺蜜是 985 学校毕业的本科生,因为她的父母年纪比较大,所以只想在家乡找一份安稳的工作,以方便照顾父母,也减轻生活压力。所以她决定公考,可能是运气不太好,外加本科学历和专业的限制,可报考的岗位竞争都比较激烈,前两次的公考都因差一点而被卡在录取线外,如今已经在准备三战了。有时候看着她的煎熬和折磨,我甚至都在劝她:「不然就先放弃,找一份其他的工作,别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可是我闺蜜执着地坚持着,她告诉我:「再忍忍吧,只要考上了,未来就会很稳定,而且各方面的福利待遇都会比我找其他工作要好,这一切终会是值得的。」相信很多人和她有着一样的想法,公考是他们就业的第一选择。这也就导致每年公务员报考人数居高不下,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更直观的看到竞争的激烈程度,我们拿数据说话。

这是网上找到的近几年考情信息。从报录比一栏,就可以看出历年公考的趋势,尤其近几年,更是持续走高。在 2019 年甚至达到 95.2:1,这个数据是什么概念呢?这意味着,你成功上岸的前提是要挤掉 94 个和你竞争的对手。

而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在毕业生找工作难,工作党失业情况增加,创业或者个体户人员大量破产的形势下,公考人数进一步增加。据说今年的广东省考,超过 50 万人报考,竞争最激烈的岗位报录比竟高达 3945:1。

? 报考限制多

公务员的报考,对于学历、专业、地区、年龄等方面都会有不同的限制。

有人可能会说,听说还有「三不限」的专业。

没错,但是如果你去网上搜相关信息,就会发现,一些「过来人」甚至专家建议「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尽量不要报考三不限」,因为这些岗位一般都是比较基层,而录取分数又很高的。

原因很简单,这些岗位会被很多人「盯上」,比如所学专业很冷门导致无从报考的,比如想要跨省考试的,都会去争这几个难得的岗位,这无疑会使考试的难度更上一个层次。

? 考试内容涵盖面广,复习难度大

题量大

公务员笔试分为行测和申论两大板块。

行测需要在 120 分钟之内完成 135 道题。这就要求我们平均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要完成一道题,其中不乏大段的题干需要阅读或者大的数据需要计算,因此行测是对速度和准确率的双重考验。

知识涵盖面广

行测考试的内容包含五大板块:言语理解、判断推理、资料分析、数量计算、常识判断。从这五大板块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公考需要具备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是对数学运算能力、语言分析能力、知识储备能力等方面的全面考察。

除此之外,申论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材料归纳概括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而复试面试需要学生具备综合分析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应急应变能力、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

综上,公考的考查偏向综合和全面,大家需要综合考量竞争压力和考试难度。

事业编制

事业编制的考试分很多种类,今天我们主要谈教师编制。教师编制用俗话称,是「铁饭碗」,而且教师自古以来就是比较热门且受人尊敬的职业,哪怕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蓬勃发展,教师行业在父母那一辈,甚至祖父母那一辈,认可度依旧非常高。

教招难在哪?

? 报考信息难获取

教招是一场「信息战」,很多学校招聘公告都是临时发布并且是急招,给应聘者留的反应时间非常短。而且很多学校招聘的条件由该校自主决定,这就要求有考试意向的同学时常关注招聘信息,否则也许犹豫的瞬间机会转瞬即逝。

? 复习难度大

很多学校的教招是自主命题,所以涵盖范围比较广泛,这就无形中给教招的复习增加了难度。市面上甚至比较难找到统一的参考书,让很多想要参加教招的人难以找到复习的方向。

? 应聘难度高

现在一些学校因为教师资源趋于饱和,每年招聘的新教师指标较少,因此对应聘教师的要求也自然越来越高。

再者说,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自然而然对教师的期望日渐提高。于是学校招聘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专业的限制,对学历的限制,对面试时临场表达能力的标准,都在逐步提高。

如果决心参加教师考试,就要综合考虑其优劣性。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视野不断开阔,留学这条路似乎变得不那么遥不可及,而且留学的好处也逐渐被人们所发现。

开阔视野

在留学期间,通过对其他国家的了解,对不同学习氛围的感受,的确可以让自己的思维变得不一样。

培养语言能力

留学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迅速培养英语或者第二外语的能力,因为所处的环境,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促使你不得不快速成长。这种语言能力在之后找工作的过程中,甚至于工作之后,都会成为个人得天独厚的优势。

可能有些人看到「电视剧」里,男女主因为一些矛盾,想出国散散心,然后镜头一转就是几年之后,摇身一变留学精英学成归来,就被误导认为「留学」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其实不然,现实生活中,申请留学,一点都不容易。

留学难在哪?

? 对语言能力要求高

我有一个朋友小金,英语基础很好,高中的英语考试最高达到过 140 分,所以信心满满地裸考了雅思,可是结果只拿到 6.5。小金为此很是疑惑和沮丧,后面看了一些考试攻略,才了解到不同的考试有不同的思维和「套路」,哪怕自己的英语基础非常好,突然接触到一门新的考试科目,难以适应也是正常。

所以小金后来还是老老实实的报了网课进行系统的雅思学习,经过三个月听说读写的培训,期间几乎每天都是在练习听力、背诵单词、口语对话中度过,最终考到 7.5 的理想分数。不得不承认,很多人的语言基础是不如小金的,所以学习起来的难度会更大。

我曾经经历过雅思的复习和考试,连续几个月的听说读写练习以及动辄好几个小时不停歇的考试,实在是很煎熬的经历。无论是雅思还是托福,要想取得成绩,都要经历不易的学习过程。

? 重视「本科」出身和科研成果

留学和考研的形式是截然不同的。

考研可以通过「一纸试卷」和一场面试,弥补之前学业上的不足,如果你足够努力,甚至可以让人忽略掉本科学校略弱一点的事实。而留学不同,申请的时候需要提供所有的材料来全方面的展现一个人过往的表现,而学校评估的主要依据,就是「院校出身」和语言成绩。

此外,国外的学校对于个人能力和研究能力是有一定的要求和期望的,所以很多人在申请的过程中都绞尽脑汁地去「包装」自己。

如果,本科学校足够好,学术水平非常高,或者大学生活过得很丰富,经常参加各种竞赛和活动的人,那么你大有可能成为学校的宠儿。

但是对于其他略显「平凡」的学生来说,如果想要申请,势必要面临一定的难度和风险。

? 经济负担较重

留学之于很多人最大的困难和压力就是高额的花销。

国外的学习和生活成本都要远高于国内,对于普通工薪家庭来说,孩子留学的花费是不小的负担。

而出自于这样家庭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面对比其他人更大的压力,他们更怕没有得到好的结果来回馈父母和自己的付出。

综上所述,留学固然是不错的选择,却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基础。

接下来我们来讲讲最多人纠结的选择,是应该工作还是考研。然后我们再来具体分析一下相比我们说的这三个主要选择,考研的优势在哪里,考研的时候我们又应该如何建立良好的习惯并有效地利用时间。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又考过研,又留过学的我,自认为很有发言权:为考研秃过头流过泪,为留学失过眠忐过忑。但是不管哪个方式,最终要义都是一纸 offer(不管黑猫白猫,抓着耗子就是好猫)!

考研之路

1. 为什么选择考研

首先,本科毕业就业这件事,不是不可能,就是在就业市场上确实会遇到限制。加上自己愣是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觉得自己书还没念够(咱也不知道这感觉出自哪里),就很想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

刚开始其实考虑过留学,但是没有去仔细了解,单凭印象,确实是觉得留学虽然时间上可能一年两年比国内考研三年(没错我对标的是学硕)要短平快,但是也是真的贵,当时家里的经济情况,完全支撑不起从前期准备到出国留学的学费生活费等等一系列成本。

所以,这样一比,还是考研实惠。再往深考虑一步,考本校更实惠,于是就这么草率地决定了考本校的研。

2. 考研失败

事实证明,光靠“实惠”两个字是不能行走江湖的。我考研的时候,考研这个世界还没有卷成现在这个样子,但是架不住我不努力啊(我不是在自豪,这点其实挺丢人的)。怎么说呢,可能是因为考本校,心里总是提不起那根紧绷的弦,加上家里的状况会占用很多时间,个人也有一些情况,反正各种各样杂七杂八的理由加在一起,最终形成了我考研失败之后,安慰自己的借口。

图源 Bing 侵歉删,谢谢

转战留学

但是,考研已经失败了,我的生活不能也跟着停滞啊(啊那段时间是真的痛苦,因为前路迷茫)。又因为还想继续读书,而考研失败的打击确实让我对来年二战这件事也鼓不起任何勇气。

这里不是幸灾乐祸哈,但是身边有同学跟我一个情况,大家一起讨论这可怎么办的时候,我的内心多少还是会有种“我不是一个人”的欣慰感(嗯?欣慰感?这个词好像用得不大对)。

我们这一小帮人,最后都选择了留学,有两个是直接赶在考研当年的秋季入学申请季尾巴(大概是 12 月底的截止日期),递交了申请,去了英国利兹大学;

一个不仅申了秋季入学,还在来年的年初申了某些学校下一个春季入学的项目,最后去的荷兰。

而我虽然没赶当年的申请季,而是因为自身身体原因,选择 gap 一年再出去,但是不得不承认,不二战考研,转战留学这件事对我来说,简直是瞬间轻松了很多(而且因为准备时间充足,还找到了有奖学金的项目,完全不用担心家里的经济状况就能靠奖学金养活自己)!

如果能重来

如果让我回到本科,重新面对毕业这一关卡,虽然我实际是通过留学申请成功开开心心地在新加坡读了两年书,但是让我再次选择,我还是会同样先考研,再留学

甚至,考研如果考上了,我也会认认真真留在国内读研,但是入学前就会开始准备留学申请,研一一结束就奔往国外。理由就是这个阶段的学习,其实是从学校走入社会的一个大型过渡,能在不同地方去读书和生活,实际上就是在享受深入了解社会多样性的机会。

如果你现在正在面临这样的选择,首先你的考虑因素一定与我是不同的,未来规划也可能清晰或是茫然,我觉得这都太正常不过,完全不用恐慌。

可以考虑和我做出同样的选择:不管什么,就先认认真真准备考研,考得上最好,考得不理想咱们再考虑留学;

当然也可以选择考研和留学同时做准备:但是要注意自己时间和精力的分配,这种双管齐下还能只靠自己的都是狼人(比狠人还多一点),估计一般都是得找中介来做留学这块了;

也可以只专注留学,不分精力给考研呀,看自己情况而定就好。

小提醒:

现在考研内卷,已经带动了留学内卷。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建议提前准备,不要到大四快毕业了才开始抉择,时间太赶,一切就都超级紧张。

附上以往回答过的相关问题啦:

留学去香港好还是新加坡好?托福、雅思和 GRE 分数在申请中到底有多重要?

我是 @琬豆仁,祝你好运~

国内的研究生基本上算是免费来读的,奖助学金基本上能cover掉学费。有的学校专硕学费可能会比较贵,但一般也是在几万的样子。

如果是去留学的话,主流地区有这几个:

  • 美国最贵,50万起步。
  • 澳洲由于是两年制,所以也在四五十万左右。
  • 英国一年制,伦敦和非伦敦的差异比较大,一般30万左右。
  • 香港和新加坡算是比较便宜的两个地区,香港20万,新加坡25万左右。

国内的研究生,学硕还是占主要比例,这个需要三年的时间,第一年上课,第二年给导师搞项目,第三年整个论文完事儿。专硕是近几年兴起的,2-2.5年制的居多,虽说是以实践为导向,但第二年差不多还是为导师打工+写论文。

英国和中国香港的研究生大都是一年制(其实满打满算上课的时间只有9个月,9月份开学,次年5/6月份就能回来),上课主要还是以班级授课的方式进行,大都是学分修够,成绩达到就能直接毕业回来找工作。

  • 新加坡是1-1.5年制;
  • 美国是1-2年制;
  • 澳洲则是2年制。

国内的研究生在报考的时候,只能填一所学校一个专业,所以你并不知道你报名的这个项目今年申请的人数是多还是少,如果今年跟你同一个项目的都是大学霸,你没进得去复试,选择调剂的话一般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调剂的学校可能还不如你的本科学校;一种是直接连调剂成功的可能性都没有。

申请英国和香港的研究生,你可以随便申请多少所学校多少个项目,香港这边完全不限制申请数量,英国那边只有IC/UCL等个别学校要求你申请项目不超过两个,但印象完全不大。所以只要你去好好准备了,基本上不可能存在没书读的情况。

美国的学校不仅要求你的本科学校好,本科成绩高,还要求你的实践背景也不能差。美国大部分学校都只认托福成绩,雅思申请会有局限性。另外,如果是想要申请美国top50的学校,含金量高的实习不能少,GMAT或者GRE成绩也是必须要递交的(英国只有个别学校需要递交这个成绩,这项考试的难度比雅思、托福还要高,需要的准备时间也要更长)。

新加坡公立院校对学生背景要求非常高,比较偏好211、985和高GPA的学生,同时雅思要求6.5分以上。如果你不是“学霸级”的大神,不太推荐申请。

澳洲的学校专业开设的比较多,一般就算是学校双非,但均分稍微好点,都能申请到QS前50的学校,专升本中的优秀生也能申请到澳洲八大。另外,澳洲的学校是可以先不带雅思申请,后面考出来了再补交,如果你考不出来甚至可以去读语言班(学校开设的4-12周不等的课程),通过后可以直接免雅思那种。

国内的研究生还是以考试来筛人,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的成绩决定你能不能进复试,复试看表现/临场反应能力/人脉(初试过了面试被刷才是最要命)。这些考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

英国和香港研究生的申请会综合你的本科学校,本科成绩,雅思成绩,奖状,实习这些来看,虽然本科学校和成绩是最重要的,但如果其他方面特别突出的话,你也有被录取的可能性。需要耗费一些时间和精力去准备的是雅思考试,但是水平测试考试,我觉得问题不大。总的来说,香港,985/211,双非高均分可以尝试,是背景条件中上学生的主力申请地区;英国,学校很多,一般都有学上,但QS前100的学校卡学生的本科会比较多。

  • 美国最难,除了要求高以外,还需要准备GMAT/GRE考试,这个考试比雅思/托福更难,需要准备的时间不短。
  • 新加坡次之,TOP2两所,排名一个11,一个13,比较偏好985/211+高均分的学生,双非的学生基本没有希望。我当年一个学生本科双非,又读了一个985的硕士才申请到NTU的二硕。
  • 澳洲,不在乎费用学制(两年)什么的可以直接冲,澳八大排名基本上都在世界前100,门槛低,二本三本申请到的学生很多。

两者差距不大,港前三以及G5,王曼爱华,在就业市场上和985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QS前100相当于985/211的认可度;

QS100-200怎么说也是下游211或者是实力比较强劲的双非一本的认可度。

但是有一点希望大家明白,你本科一般,分数80以上很大可能直接申请到QS前100的学校;但是你想考上国内985/211的研究生没有那么简单。

PS:外企比较偏好留学生,国企偏好985/211的学生,但总体上两者的认可度差不太多。985/211学生能过的简历关,QS前200的学生都能过。

国内的研究生:申请难度很大(因为卷),失学风险大,申上之后花更少的钱,但是更长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拿到硕士学历。

港英硕士:想申请到好学校好项目很有难度,但是选校合理基本上不会失学。申上之后花费更少的时间和精力拿到硕士学历,但是贵。英国,去年PSW恢复,商科专业比较好找工作,但非移民首选,回国的话主要看学历+能力。香港,毕业后可获得一年工签(基本不会拒签),7年拿永居。回国认可度不会低,并且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使香港留学生找实习(深圳大湾区),以及参加国内校招(英美结课时间以及距离都是很大的问题)更加方便,另外,港校的大陆生比较多,在人脉资源的积累上也撒其他国家一大截。

  • 美国,学历认可度no.1,留美抽签全靠运气,中签率30%。
  • 新加坡:TOP2学校基本上算是一年硕天花板了,这都不认同,千千万万留学生都要失业。
  • 澳洲:可以移民,但是可移民的专业越来越难申请;回国后也是主要看学历+能力。

  • 清北复交浙,分数88以上,雅思达标,含金量高的实习3段以上,有牛推等可以考虑牛剑或者是IC/UCL/LSE的商科;
  • 985,上游211,分数85以上,可以考虑IC/LSE/UCL的非商科,或者是王曼爱华和港前三的商科;
  • 985,211,分数80以上,可以考虑英国QS前100的商科,港城和港理的商科,以及港前三非商科;
  • 双非,分数85以上,考虑英国QS前100的非商科,港城港理的非商科,以及香港八大后面三所的商科;
  • 双非,分数80-85,考虑英国QS前150的非商科,以及香港八大后面三所的非商科。

英国:

如果你的本科学校和本科成绩好,实习经历(或者工作经历)也有,科研论文也有,竞赛,海外交流也有,甚至说牛推你也有,那我建议你主要还是考虑美国的学校。

申请难度大致上分为以下几个档次:

新加坡:如果你是想申请新加坡的NUS/NTU这两所,比较常见的被录取的背景是985/211+均分85以上+合格的雅思成绩+GMAT/GRE(如果需要的话)+与你所申专业比较相关的实习/工作经历。

澳洲:关于澳洲的申请难度我总结了一张表,建议收藏并保存!


第一选择是去香港或者是英国读研究生(不存在预算有限的前提下),因为一年制的硕士要更加省时,并且就业认可度也有,真真真是一条捷径(与内地的研究生相比)。

第二选择是考研,如果预算不太ok,或者本科学校和均分都不行,申请出去读书都不能申请到什么好学校的,建议是考研冲一把。

第三选择是直接工作,现在的大环境是出来找工作的,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实在是竞争太大了,所以在还有时间有机会的情况下,我还是建议大家去读个研究生。

第一选择是出去读PhD,但这个申请难度很高,尤其是本科生想要直接直博,你的研究经历必须要非常非常出众才行,这个仅仅适合牛人。

第二选择是保研/考研,实话实说,国内的三年制硕士更适合想要继续读博的学生,毕竟每天跟导师打交道,也有做项目写论文,相较于授课型的一年制硕士,在申请读博方面要更有优势。

第三选择是出去读个master作为跳板,master读完之后也可以申请博士,主要看GPA和文章发表,以及套辞和研究提案这些。

以上就更新到这里啦,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到你,有任何留学相关的问题都可以来咨询我。


我是港研申请老阿姨,目前就职于香港OfferMax留学规划导师,我们总部在香港,深圳设立分部。

一切有关香港留学问题,欢迎咨询 @香港OfferMax !!

所有一边倒建议你考研或者留学的回答,都不要看!

因为根本就没说到点上!(来知乎看一边倒的答案有意义吗?)

无论是是国内读研还是国外考研,

不都是为了给自己挣个好前程吗,

那就要以职业目标的招聘要求为导向,

再综合考虑经济等其他因素。

答案肯定不是唯一的,一定是case by case的!

全国每年有约40%的大学生参加考研,约5.8%的大学生出国留学

该怎么选? 光看这两个数据,根本得不出任何启发

不妨再来看看成功率,或许就不一样了:

如下图,考研、考事(事业单位)、考公、留学的成功率分别为

22%,10%~15%,1.53%(国考)&20%(省考),≈100%

为何会这样?究其原因,是【机制】不同!

国内的“考考考”是近似「单通道」模式:

以考研为例:一次考试不行,就重新再来一年!

国外的“留学申请”是「多通道」模式:

以留学为例:不管考试怎么样,不同学校不同看法!

而且,可能排名靠后的没录你,靠前的倒是录了你!

怎么回事?怎么差学校没录,好学校反倒有机会录?

因为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单一考察维度」VS「多元考察维度」

不同学校有不同的考察申请者的逻辑(模型),由多个不同维度组成

靠后的学校可能更看重你的成绩,靠前的学校往往更在意你真正的能力!(具体可以参考如下之前写的这篇)

陈思炜:美国顶尖名校“不为人知”的真正录取标准!



说白了,游戏规则不同,游戏难度自然不同。

但这是有【代价】有【条件】的,关键在于“预算”!

如果没有足够的出国留学预算,只能选择国内路径的游戏,

就不必多想,要么直接工作,早点去做实习,为求职做好准备,

要么就破釜沉舟去备考,去考研、考公、考事都是可选路径!


我曾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给200多位学生们教授选修课的时候,也分析过这些逻辑:

对咱们国内的学生来说,目前整个求职环境里大学生的整体学历在持续“内卷”,全国已有接近2亿人口已经是高等教育学历背景,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把一些高端岗位的要求提高到了硕士研究生,因而对于目标比较高的学生来说,硕士的学历的“必要性”也在不断提高。


我将通过七个维度来展开分析:尤其是其中第7点,涉及内研、留学、就业的三种路径如何组合规划的分析,其背后的本质逻辑是我希望多少读者能掌握的“风险对冲”概念,重点推荐!


国内研究生以两年制专硕和三年制学硕为主,而海外硕士研究生有一年制和两年制之别(比如在美国英国,应用型/授课型的项目是一年制,偏学术/研究型的项目多是一年半至两年制),相比之下国外留学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都来的更低一些。

如去国外读研,一年制项目的含金量其实完全不输国内的三年制,而能在20多岁的年纪多省出1~2年时间去发展个人职业,对整个长期职业生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人的精力体力脑力的黄金时期就是20~30岁区间,众所周知的30岁职场危机、35岁中年危机背后,更多人应当意识到20~30岁区间的弥足珍贵。

我们读书是为什么而读?几乎所有人都应以就业为导向,不论你搞科研留校或去研究机构,还是去业界找工作,又或者进体制内(留学生也有专属的海归定向选调生通道,也一样可以考公考事),最终都是工作,千万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以职业目标为导向的提高学历以够得着求职门槛或者转专业以求转型,才是更理性、更合理的求学升学深造出发点。

不是说不能为了单纯提升自己、单纯探索世界而学习,而是当下就业竞争极度内卷之下,对大部分大学生来说最当务之急的,还是先解决“牛奶和面包”的问题,有了经济基础再考虑其他精神层面的事情,才是合理且必要的顺序。家里有矿的朋友,就当我没说好了,但是这类群体也不该读我的文章吧?hahah

P.S. 如果留学后回国工作,多数留学生会错过国内的应届生校招,这对求职来说非常被动,建议提前了解什么情况下对什么类型的雇主来说符合应届生身份,并相应做好准备,具体可以参考:
陈思炜:【精】失去应届生身份后,该怎么找工作?(全文共7689字)


有些朋友担心某些项目转变为一年制后,其质量会有所下降。不过,我认为这应该被视为“利弊并存”的情况。在六七年前,美国的大多数研究生项目通常需要两年的学习,但现在美国已经开始缩短部分项目的学制。这些决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权衡的。

就教学质量而言,从项目的学分角度来看,并没有出现总学分的压缩。原先两年制项目的课程需要学生在一年内全部修完,而事实上,大部分学校的学生需要上三个学期(通常包括第二学年的夏季学期,而冬季学期通常不上),因此,并不是像很多人所理解的只需要上秋季和春季两个学期就能毕业(当然,主动选择提前完成的除外)。

所以与其他持续2-3年的项目相比,这种一年制项目所节省下来的1-2年时间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做其他有助于未来找到正式工作的事情。当然,这种情况的利弊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考虑,这里只是提到了这些角度,不会进一步展开。

因此在学历的含金量方面大家无须担心,美国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无可置疑是世界上含金量最高的。


首先,与其他项目相比,申请的学校数量更多(例如硕士项目)。实际上,这一点也与机会成本有关。对于国内的应届生来说,参加统一考试几乎意味着“一考定终身”,而对于国外研究生来说,理论上可以申请无数个学校。当年我申请了23个美国大学的硕士项目,最终拿到了20个offer。每年我们指导的许多学生也申请了超过20个硕士项目,因为下面马上要提到的每所学校招生的独立性,这样做是为了增加被“梦想学校”录取的概率。当然,在自我准备的过程中,这样做也会增加很多工作量,因此各位要适度把握,不要因为盲目追求而失去目标。


其次,每所大学(包括旗下的学院)的招生都是独立进行的。也就是说,你申请的各个学校之间不存在所谓的第一志愿或第二志愿之分(除非部分学校开设了EA、ED等轮次),你不会因为某所学校的录取结果而“落榜”,或被分配到一个名次低的学校,因为每所大学都是独立而平行、互不影响的。


其三,如果你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成绩啊本科院校背景,不用担心“某一个”学校拒绝你。美国顶尖名校更看重你的长处,且更为“务实(其实也是“现实”)”,即更看重的是你的“实践”能力!

只要你有独特的亮点,总有其他一些学校会欣赏你,看重和他们的价值观和偏好相符的你。这展示了国外对学生的全方位考量和公平性,因为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的你一定会得到应有的回报,你的准备和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

P.S. 我之前的“美国顶尖名校“不为人知”的真正录取标准!”里的那张图,我再分享一遍,可以回忆一下
陈思炜:陈思炜讲座回顾|美国顶尖名校“不为人知”的真正录取标准!


首先,在非母语环境下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有助于拓宽未来求职选择。

例如,在今后的英文面试中,学生的表现不仅会有所提高,甚至还可能成为一个加分项。当然,中国学生在英语能力方面的提高情况因人而异,如何提高英语能力还有许多要点需要讲解,有机会时再进行分享。


第二,我想强调的是,跨文化沟通能力并不仅仅指学生的外语能力,而是指学生如何在了解各国人的习惯和偏好后,能够以人文和感性的方式高效地进行洽谈和合作,达成共识。因此,这种能力取决于一个人的跨文化经验和积累,而不仅仅是对外语的翻译和理解。


最后,当我们具备了跨文化能力后,我们在未来的求职中就会拥有更多的选择。比如,当下的全球化时代,越来越多国内企业迈向世界在做全球战略布局。他们在选拔外海分支机构核心管理团队时,拥有海外背景和更好的跨文化能力的候选人往往更加受到欢迎。因此,对于想在未来职场中有足够竞争力的同学们来说,跨文化能力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素养。

笔者留学期间与来韩国、沙特、美国、法国、伊朗的同学聚会交流

很多人认为视野和意识是抽象的概念,没有实质性的提升。我认为,对于大部分留学生来说(我敢说超过95%),留学后视野和意识并没有太大的提高。但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这方面应该有所提升(如果你的目标是美国前50所大学之一,占全美大学数量的0.1%,你应该有信心和勇气去追求相关能力的提高)。然而,这种提升更可能在学生职业发展的中期和长期中凸显出来,而不是在职业生涯的起点。


但究竟什么是意识和视野?在我看来,它们是通过对发达国家的深入观察和研究,探索出的一些启示。例如,在某个领域为什么某个国家能够比我们国家发展得更好?这是否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那么,某个国家在哪些成熟的条件下才会在该领域爆发出热潮?我们的国家还需要哪些气候因素?


举例来说,前些年备受瞩目的P2P领域,虽然有近百家平台跑路或倒闭,但我们不能只盯着这些失败者,也需要看到那些做得相对较好的平台。除了财富上的意义外,我们更应该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理解P2P所具备的价值和意义。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金融行业新兴领域的开创者们,会发现大多数都是海归人士。他们深谙经济发展、市场需求以及P2P之间的关系,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能够在最恰当的时机发挥自身的创业精神和勇气,抓住机遇。有些人因此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有些人则迎来了职业发展的另一个新阶段,这都得益于他们的开阔眼界和广阔视野。一些成功的企业家,比如王石、王功权、王明夫等,即使功成名就,仍然会去美国做访问学者,以此来拓展他们的视野和开阔他们的眼界。

上图笔者于留美期间修读创业金融学课程Enterpreneurial Finance时的小组成员合照
如上照片:是笔者在美国留学期间参加的一门必修课程——创业金融学(Enterpreneurial Finance)结课时的小组合影。照片中的同学分别来自加拿大、美国、沙特和法国,他们在各自领域拥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左一和左三在世界银行的不同部门任职,拥有6-7年的工作经验;左二则在马里兰州的一家大型企业担任项目运营总监,已有超过10年的工作经验;右二曾在迪拜和美国从事石油现货期货交易,并在现在的美国摩根士丹利投行部工作;右一则是笔者本人。这些同学的多元背景和丰富经验,为课堂上的讨论和交流带来了极大的贡献。

在国内读研,你的社交圈子就都在国内,即便是一些北大、复旦等学校的学生对他们学校的本校资源和校友感到自豪,认为这样也能积累人脉。然而,如果你拥有美国的人脉,以及来自世界一流大学的人脉,再加上你本科母校的人脉,你觉得哪种更优呢?这样三重重叠的人脉会更有利于你的未来发展。

学会处事、学会如何做事(为人处世)、做最适合自己的事情、做好事、做大事、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找到自己的事业而不是打工的出路,这是需要用心去探索的美国留学经历中学到的东西。

之前,我曾写过一篇名为《我在美国教育中收获最大的是什么》的文章,对这个话题进行了阐述。从回国后的每一年起,我都会向母校捐赠自己力所能及的一部分收入。有兴趣可以参考:

陈思炜:我在美国留学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上图为笔者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拍摄的校园一角,地上的这句名言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创始人、美国国父之一的本杰明·富兰克林。

对于许多普通学生而言,毕业后保研并非易事。求职可能是大多数人的最佳选择,但找到一份工作容易,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却不容易。此外,你需要明白,一旦你的起点低了,想要曲线救国也是难上加难。如果你宁愿毕业后闲置在家,而不是接受低点的工作,你将会失去不可逆转的宝贵机会成本。


我所提到的风险对冲是指如何通过组合应届毕业生直接就业、国内考研和留学读研三种选择来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高的保障。对于考研,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这需要一整年的备考时间,从大三上学期开始一直持续到大四上学期结束,需要全力以赴。而对于应届毕业生寻找工作,最佳的时机是每年的9月和10月,在此期间开始的秋招一直持续到年底,而接下来的春招则机会相对较少。


对于应届生而言,面对秋招,几乎所有顶级公司的热门岗位都需要求职者“过五关斩六将”,笔试面试一般需要四到五轮,甚至最多需要接近10轮!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数字仅代表一家公司,学生们需要面对的通常是多家公司的笔试面试,而准备这些环节无疑需要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因此,我们可以发现,考研和秋招求职之间存在冲突,多数情况下是无法同时准备的。

相比之下,留学申请的准备工作通常在九月和十月份就完成了,申请材料提交后只需陆续等待面试机会即可。此外,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还可以得到留学顾问老师的帮助和指导,而国内考研除了参加培训班外,很少有人能帮助我们。留学申请需要考取托福、雅思、GRE等考试,而国内考研也需要参加考试。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大学的招生标准并不以单项成绩为评判标准,而是综合考虑各个因素,这包括招生制度特点和学校招生的价值观等多个方面。这意味着,即使我们在某些方面表现不够出色,也不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申请结果。同时,这也给了我们很大的空间去证明自己的优点,而不是只因为某些方面的短板而错失机会。专业的留学顾问有能力帮助学生规划和调整申请方案,使其更好地展现自身的长处。


因此,就以上几个方面而言,留学申请和秋招求职是一个非常有利的组合。如我之前所提到的,对于应届生而言,第一份工作非常关键,它对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将美国研究生申请和秋招求职结合起来,可以在风险上提供一定的对冲作用,从而更好地保障学生的职业发展。


举例来说:假如你被哈佛、耶鲁等名校录取,同时也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那么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做出选择。如果你被名校录取,但是找工作相对困难,那么可以先去留学提升自己的背景;如果你的申请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是却收到了顶级公司的工作offer,那么可以先工作一段时间再继续申请(当然,如果你按照之前提到的合理规划、准备和申请流程,这种申请失败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最后总结一下——通过留学+求职的组合,不论最终结果是哪一个不够理想,你都更有机会选择另一边,这样的对冲概念,相比孤注一掷选择“单通道”的游戏去“大冒险”,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多数人很可能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如有个人问题关于留学申请或文书方面你希望得到我的团队或个人亲自辅导,请私信 或 通过本账号主页的联系方式沟通,谢谢。


留学系列文章:
陈思炜:陈思炜讲座回顾 | 1.美国顶尖名校“不为人知”的真正录取标准!陈思炜:陈思炜讲座回顾 | 2.什么样的课外活动背景才对申请名校硕士最有帮助?陈思炜:陈思炜讲座回顾 | 3.读研怎么选?国内考研 VS 留学申请陈思炜:陈思炜讲座回顾 | 4.美国硕士申请文书核心要点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陈思炜:陈思炜讲座回顾 | 5.如何写好(留学申请)推荐信?陈思炜:陈思炜讲座回顾 | 6.如何组合选校选项目才能最大化申请名校成功率?陈思炜:陈思炜讲座回顾 | 7. 美国硕士申请11大误区—每个坑都是深坑!高能预警!陈思炜:要出国留学,不要找留学中介

本回答作者:陈思炜

  • 知乎头部大V,全网百万粉丝教育IP,留学规划与申请指导专家,资深留学文书作家
  • 国际教育与生涯教育全国资深专家,从业15年创业11年,全国5家教育公司董事&战略顾问
  •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最年轻入会会员)、民进上海市教委直属系统委员会会员
  •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商学院『杰出校友』(2015年被授予) 经济学学士、金融学硕士
  • 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特聘『职业生涯教育导师』及『客座教授』(均于2016年起)
  • 三本畅销书作者《方向的力量》(2014年出版22.4万字)《方向的力量 修订版》(2018年出版32.8万字)《知己知彼—职业定位、规划与发展》(2021年9月出版23万字)
  • 曾全职供职迪拜世界资本(主权基金PE)/全球九大投行瑞银(UBS投行)/平安银行总行副行长助理
留学规划与申请指导背景:
  • 从业15年创业11年来始终专注美英港澳为主方向的研究生申请,作为全国性高端留学机构组织“留学手艺人联盟”创始机构常年为兄弟机构提供专业上的技术支持
  • 770+成功案例(职业生涯0失败案例),全程负责跟进的占250+,同时负责文书写作的占110+
  • 所带学生近90%的学生被美国综排前20名校录取、近80%的学生被US NEWS美国综排前10的名校录取,其中40%以上获2所或以上Top10录取
  • 截止至2023Fall申请季,已累计助100多位本科院校背景或其它条件有严重劣势的学生斩获全美综排Top10大学offer,其中的28位同时被美国Top5大学或英国Top2大学录取(含二本进哈佛2例/耶鲁6例)

平台注册入口